濟寧礦業集團海納科技機電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海納科技)成立于2002年1月,2013年4月由濟礦集團與山東礦機集團達成合作經營協議,以7:3的比例注冊資金4285.71萬元;2017年10月31日整體變更為濟寧礦業集團海納科技機電股份有限公司,注冊資本為6000萬元。公司現為濟礦集團控股子公司,是濟礦集團規劃中的“設備加工制造、維修再造、租賃服務”為主體業務的重點發展中心。2014年4月,公司退城進園,整體搬遷至濟寧市任城區唐口工業園唐姚路6號。工業園區規劃占地300畝,一期已投入使用廠區占地140.96畝。目前,公司正全力推進在新三板上市。
公司董事長:郝兆喜,總經理:孫凱,常務副總:蘇惠平,副總經理:李強、趙光明,財務總監:李勇。下設綜合管理部、財務部、計劃物控部、企管部、營銷中心、研發中心、采購部等七個職能部室,擁有制造事業部、再制造事業部、電氣中心等三個生產事業部。
公司先后與國際知名企業在水泥設備供貨方面開展了皮帶機及移動破碎站的業務;與神華集團權屬企業成為產品供應戰略伙伴,并輻射周邊的包頭、烏海、神東、神木各下屬礦開展皮帶機及配套件供貨業務。從2015年開始大力推廣租賃業務,通過建立物資租賃平臺,積極與大型煤機企業、合作廠商及專業租賃公司聯合,迅速擴大了租賃業務,目前已成為企業效益增量的最大貢獻點。
公司具有獨立研發、生產加工及煤礦綜采工作面配套安裝能力。目前擁有產品已發展到16個系列,140多個品種,形成了加工安裝、檢測維修、售后服務、綜采工作面安撤托管一條龍的商業體系。主要業務分三大系列:一是加工制作,產品主攻煤礦、電廠、水泥廠、碼頭所用的提升運輸設備以及化工企業、發電企業、洗煤廠所需的耐磨耐腐蝕管道、閥門系列;二是設備大修再造,主要開展煤礦支護、綜采設備、電器維修改造;三是設備租賃、工作面托管服務,目前已具備3-4個綜采工作面的裝備能力,自有租賃設備價值一億元以上、調劑社會資源6000萬元以上。業務遍及貴州、內蒙、安徽、河南、河北、山西、陜西等??;近年來又連續被中國南方電力、神華集團認定為合格供應商,產品全部達到免檢。
2015年,海納公司自主研發的可用于城市建筑垃圾處理的“可移動式破碎站”獲得市級研發成果獎,企業先后被認定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和濟寧市智能礦山設備研究中心。
公司先后獲得過山東省“富民興魯”勞動獎章、連續多年獲得濟寧市“五一”勞動獎狀、勞動關系和諧企業、任城區經濟效益先進單位、支柱企業等多項榮譽稱號。
公司將執行“12345”的戰略規劃部署,即:
抓住一個矛盾:
以當前企業生產經營管理效益與當前企業規模體量之間的這一矛盾的化解作為公司所有工作動作開展的依據。
堅持兩個方向:
堅持內外部兩條腿走路的發展方向,內部保吃飯、外部促發展,實現內部服務化、外部營銷化。
突出三個改變:
思維模式由被動向主動改變、發展方式由低端向高端改變、市場布局由散向精改變。
扎牢四個基礎:
扎牢管理模式創新基礎,扎牢中高端產業轉型基礎,扎牢產品升級體系豐富基礎、扎牢工藝升級有效基礎。
采取五項措施:
一是優化產業布局,著重培育一批具有影響力的高端優質項目;依托現有產業優勢和自身實力,逐步向中高端及科技產品領域進軍。
二是調整產品結構,向適用于煤機領域制造和維修的大功率半導體激光器等高端產品和各類再制造產品方向轉變。
三是推動模式創新,在經營理念、產品研發、商業模式、資金支持等方面創新變革。
四是強化市場意識和觀念,激勵政策向外部市場傾斜,一切標準按市場標準執行。
五是加快品牌培育和質量體系建設,創建優質產品生產基地,提升整體質量水平、品牌價值和區域競爭力。